透視繪製教學(3)︱視線範圍及透視強弱的比例問題


本章節接續著前兩篇繼續,還沒閱讀過的請點擊下方連結:

視線範圍

人的視線範圍是有限的,並非所有的事物都能一次看見,但只要紙張夠大,我們確實能將看不見的部分畫進透視圖中,只是看起來就會怪怪的。對於透視初學者,常常會因為沒有意識到「視線範圍」的存在,所以畫出看起來怪怪的透視圖,像下圖一樣。





人的視線範圍有多少呢?

上下左右各30度,夾起來共60度,請注意,這個視線範圍是一個以60度放射出去的圓錐體,所以叫做Cone Of Vision。在透視圖中會形成一個正圓形的範圍,如下圖。




一般來說,當我們以圖學的標準作圖法畫透視圖時,由於是利用側視圖與上視圖彼此相交得到透視圖的。在一開始的側視圖及上視圖的階段,我們就可以從視線範圍的角度上簡單做出判斷因此以圖學的作法畫透視圖時,理論上並不會畫出超過視線範圍而變形的透視圖來,除非我們在一開始就忘記去確認

但是以徒手畫透視圖時,我們卻無法事先確認視線範圍到底在哪裡。往往是當我們畫出超過視線範圍的部份時,我們的眼睛才看出來!



那麼當我們發現所畫的透視圖超過視線範圍時該怎麼辦呢?

下圖中,“1”的情況是,紅色圈起部份因為超出視線範圍而變形了。而“2”的情況則是把我們觀察的位置向後退,這時原本超出視線範圍的部份再一次進入了視線範圍,因此沒有出現變形。而且物體的消失點會往外側移動,也就是說透視的程度變弱了!



當下圖中的人往後退時,消失點會往外側移動,而透視的程度因此而減弱了,視線範圍也因此而擴大了。





超出視線範圍的解決方式:

1.往後退。

2.把消失點放在比較外側。

3.把透視的程度畫得比較弱。

4.擴大視線範圍。

以上的四個重點意思是完全一樣的,這樣就解決了超出視線範圍的問題了。但是如果可以的話,當然還是在畫圖的一開始階段就盡量避免發生這種問題。因此假設我們無論如何都無法事先得知視線範圍在哪裡的話,最好在一開始就不要畫出透視程度很強烈的透視圖,像下圖一樣,如果一開始就把透視的程度決定的比較弱的話,超出視線範圍的可能性自然就變小了,即使我們無法得知視線範圍在哪裡也一樣。



在風景寫生或素描中,常常會刻意把位於外側的物體畫得很淡,然後漸漸消失。這樣做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避免不小心把超出視線範圍的部份畫出來,那些部份怎麼畫都不會是「正確的」。




透視強弱及比例問題

在真實世界中,當我們往後退時,物體會因為距離增加而漸漸變小,透視程度也會慢慢減弱。但是在紙上畫圖時,即使透視的程度很弱,我們仍然可以把它在紙上畫得很大。也就是說,畫透視圖時,不論透視的強弱程度,我們可以隨自己高興來決定要畫多大,這一點是與真實世界不一樣的。再來我們要談論的是,透視強弱與物體的實際尺寸之間的比例問題。請看下圖中的筆。


圖中的筆呈現了很明顯的透視,這時在我們的認知中出現了下面的兩種可能性:

1.這隻筆的尺寸很普通,只是我們從近距離觀察它,所以出現很強的透視。
2.我們並沒有很靠近它,只是這隻筆的尺寸跟巴士一樣大,所以形成很強的透視。

以上的兩種可能性實際上只能有一個是成立的,但是我們卻無法確認是哪一個?那如果像下圖一樣,我們是不是能夠輕易辨認出這隻筆的真實尺寸呢?



請讓我再提出一個難題,請問下圖中的醫藥箱哪個比較大?如何?是不是很難分辨呢?


所以結論是,如果我們所畫的透視圖是以不尋常的距離觀看一個物體,或者那個物體無法以我們的生活經驗來判斷實際尺寸,最好在圖中加上可以幫助我們判斷尺寸的其他依據,例如將人物加進透視圖中或其他我們熟悉的東西。這也就是為什麼在建築設計中我們常常在圖中加進人物,除了能表現各種活動,更能將各種尺度比例顯現出來,所以請各讀者要注意“比例”的重要性。


本文經《一人設計學院》授權引用內容,未經本站許可請勿任意轉載。




更多創意的設計靈感資訊歡迎加入
臉書專頁FootWork 走思客
臉書社團走思客 .建築散步




Next Post較新的文章 Previous Post較舊的文章 首頁